公投前統獨民調支持率相差無幾,支持獨立的比率甚至一度反超,何以最終結果是統而非獨?
  ■ 觀察家
  卡梅倫決策公投並非真的想讓蘇格蘭獨立,而是想讓公投證明蘇格蘭無法獨立,因此他精心設置了重重機關,包括投票年齡降低、排除海外居住的蘇格蘭人等等。
  9月18日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塵埃落定,支持統一的一派有驚無險地勝出10個百分點,鑒於投票率高達86%,如無大的意外,在一段時間里蘇格蘭統獨問題會暫且消停。
  公投前統獨民調支持率相差無幾,支持獨立的比率甚至一度反超,何以最終結果是統而非獨?
  首先,蘇格蘭統派多於獨派本就是常態,公投前的情況反倒是異動。
  自1998年《蘇格蘭法案》通過,直到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蘇格蘭民族黨領袖薩蒙德達成公投協議,“獨派”從未在任何一次統獨公投中領先,支持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直到2011年5月才首次在地方選舉中獲勝;自決定公投至公投前不到兩個月,支持統一的民調比例至少領先支持獨立一派10個百分點,最多時領先26個百分點。投票前出現的異動,和卡梅倫及“統派”輕視了公投的殺傷力和“獨派”的政治能量,在舉措上接連失誤有很大關係,當“統派”如夢方醒動手補救後,儘管姿勢著實有些狼狽,但終究還是能夠“穩盤”的。
  其次,卡梅倫決策公投並非真的想讓蘇格蘭獨立,而是想讓公投證明蘇格蘭無法獨立,因此他精心設置了重重機關:儘管《蘇格蘭法案》中“全部登記選民中40%贊成票”這一乍看寬大實則苛刻的條件被放棄,但法定投票年齡卻被放低至16歲,而年輕選民素來懶得參與政治,投票隨意性很大;居住在蘇格蘭的27個歐盟成員國和52個英聯邦成員公民都被納入投票範疇,這些人大多支持統一,因為一旦“蘇獨”他們的身份就會變得尷尬,甚至出入蘇格蘭都會變得問題重重;多達80萬-115萬居住在蘇格蘭以外的蘇格蘭人被排除在投票行列外,而按照許多專家分析,這些人“蘇獨”傾向遠勝過居住在蘇格蘭本土的蘇格蘭人。
  更重要的是,“蘇獨”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障礙。
  首先,經濟上蘇格蘭將如何應對?
  倫敦方面已經威脅,一旦“蘇獨”,蘇格蘭將不能使用英鎊,雖然蘇格蘭可單方面繼續使用英鎊,或選擇改用歐元,但這種一廂情願的“貨幣捆綁”,勢必造成金融動蕩。
  蘇格蘭經濟仰賴北海石油、天然氣開發收入,英國油氣協會的預測,北海石油剩餘儲量只有150億-240億桶,30-40年後將枯竭,因此僅靠油氣資源,蘇格蘭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,更何況,“蘇獨”人士所憧憬的、高達96%的北海油氣收入分配比例,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做到。倘若油氣收入不穩,僅憑威士忌產業和旅游業恐怕不行。
  蘇格蘭一旦獨立,就將面臨從聯合國到歐盟,從英聯邦到北約,一系列會員資格的重新認證。由於蘇格蘭希望“無核化”,屆時英國唯一的戰略核潛艇基地將不得不搬遷,從而對英國和整個北約的防務構成嚴重影響,北約能否接納這樣一個成員國令人懷疑;歐盟的決策機制本就顢頇,儘管按許多人的分析,這個組織最終會接納獨立後的蘇格蘭,但需要多少時間、多大代價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  □陶短房(學者)
(編輯:SN14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v28hvnr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